如何让全息投影演唱会成为一门好生意

作者:创始人 日期:2020-06-17 人气:2534

  借助全息投影技术,邓丽君将重“登”舞台,回到她的歌迷身边。至今,全息投影技术进入国内30余年,从最初用于工业生产,到近十年被演出行业广泛运用,全息投影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技术标准缺失,“概念大于实际效果”的乱象充斥于市场,那么对于当下的演出行业来说,全息投影演唱会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门好生意

  

  逼真视效还原经典:

  


  8月10日-16日,《邓丽君·传奇》全息演唱会将在杭州棱镜光娱·全息剧院每天两场循环上演。据悉,沉浸式舞台体验是本次演唱会的亮点之一。

  

  沉浸式舞台的神奇之处在于延展了舞台空间上的纵深,观众不再置身于舞台之外,而是被完全“包围”,置身舞台中央。加上效果逼真的邓丽君全息影像,《甜蜜蜜》、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、《我只在乎你》等熟悉的旋律,以及演出设置的全息互动环节,都让观看体验更加真实。

  

  《邓丽君·传奇》全息演唱会将采用视觉特效三合一技术,即“虚拟数字建模、实时动作捕捉、沉浸式舞台体验”。为了达到最逼真的效果,仅是数字建模,就耗费了长达几年的时间;此前,国内没有长期建置的沉浸式全息舞台;动作捕捉技术也许少数公司能实现,但实时动捕并以全息画面呈现给观众,整合技术门槛极高。最难的是要把这三者完全和谐地同步到全息舞台上,也就是说,为呈现同一主题,现场可能要同时操控6个画面。

  

  演出品质参差不齐: 

  全息技术进入国内30余年,最初用于工业生产中,直到近十年,全息概念才被引入演出行业,但受限于技术,多以“概念大于实际效果”的乱象充斥于市场。

  

  “逼真的全息投影演出成本较高。”早在2013年,周杰伦演唱会上便将邓丽君进行了全息三维重建,实现了周杰伦与邓丽君的隔空对唱,这几分钟出场效果便耗资近亿元。2015年5月,台北小巨蛋“如果能许一个愿” 邓丽君逝世20周年虚拟演唱会也让邓丽君3D立体投射技术降临舞台,但是这样的“虚拟影像重建技术”和裸眼3D投影相结合的虚拟人技术,虽然重塑了邓丽君足以乱真的虚拟形象,背后也需要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撑。

  

  目前全息投影是最为常见的舞台艺术,有些全息投影出的影像非常逼真,还可以与观众互动,有些则仅是将影像投射在固定的背板上,动态变化很少。例如,张艺谋的观念演出《对话·寓言2047》中全息投影的效果极其逼真,然而还有很多剧目仅是以全息投影为宣传噱头,实际演出中运用舞台技术的时间不过几分钟而已。

  

  行业标准亟待树立: 

  在从业者看来,对于当下的全息投影演出来说,“技术”是第一个有待突破的门槛。

  

  现阶段,无论是3D成像还是全息投影,如何将目前的舞台剧技术进行区分,行业内的标准十分模糊。对于一些演出来说,技术的使用是必要的,有些却是不必要的,能否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成熟与运用程度,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市场的诉求,但技术最终只是手段,对于观众来说,更重要是新技术能否让舞台故事以具有创造性的形式呈现。

  

  除此之外,近年来随着激光光源技术的成熟以及核心零件的成本下调,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和参与,而当技术趋于一致时,内容IP才是最核心的壁垒,也是最快能够实现商业变现落地的路径,但寻求到具有技术“复刻”价值的人物IP并不容易,如何开发同样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、测试,才能推向市场。
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0